姓 名 | 张艳红 | 出生年月 | 1975.08 |
性 别 | 女 | 专业技术职务 | 副教授 |
所在学院 | 教育学院 | 授予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 |
民 族 | 汉 | 最后学历(学位) | 博士 |
电子信箱 | 315318967@qq.com | ||
教学情况简介 | 近五年主讲课程,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得教学奖励及教学成果奖等: 主讲课程 1、 本科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双语)、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心理学、经济心理学 2、 研究生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专业英语 主持的项目与教学工程 1、 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理学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Y201514) 2、 《广告心理学》在学校2015年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立项建设中被批准为“学科前沿示范课程” 3、 开展《社会心理学》双语课程建设 4、 多次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其中2015年指导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影响及干预研究”的课题成果已上报参与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成果奖的评比 荣获的教学奖励 1、2015-2016学年荣获学校“任大龙奖教金” 2、2014-2105学年荣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3、2013-2015连续三年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4、2014年获评院“优秀实习指导老师” | ||
科研情况简介 | 近五年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科研奖励等 一、 近五年发表的论文与教材 发表的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校园》)、《幸福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解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并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心理科学》)、《教师在网络互动中的角色分析》(《长江大学学报》)、《大学生对网络师生互动的内隐态度及对教育的启示》(《长江大学学报》)、《表情识别的影响:评价联结还是刻板印象》(《心理学探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新校园》)、《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探究》(《新课程》)、《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调查》(《博览群书》)、《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研究——基于团体辅导的实验验证》(《世纪之星》)、《文化认同研究综述》(《新西部》)、《护理专业学生对“白衣天使”内涵的认知需求与对策》(《护理研究》)、《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力研究》(《读与写》)、《青少年幸福力模型建构及问卷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教材 参与编写了中小学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二、 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1、 主持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幸福的影响及培育路径研究” 2、 参与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人马基雅弗利人格的测量、影响及干预研究” 3、 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师生网络互动的实证研究” 4、 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促进高校师生网络互动策略的实证研究” 5、 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网络背景下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 6、 参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流动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及其干预” 7、 参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适应研究与实验” 8、 参与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专家型教师认证标准研究” 9、 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政策背景下中小学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验” 三、 获得的科研奖励 1、2015年被评选为长江大学“长江青年人才” 2、2010年论文《情绪性别刻板印象:内隐测量及其归因》分别荣获全国社会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一等奖 3、2012年论文《表情识别的影响:评价联结还是刻板印象?》荣获湖北省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 ||
育人心得 | 我热爱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第二,积极投身课程建设;第三,不断探索教法改革,在学院课程团队的指导与支持下,探索出了小组合作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潜心科研反哺教学;第五,引领学生科研活动;第六,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并注重于学生的交心谈心。 与此同时,我感悟到,今后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与科研两手抓;尽可能地拓展大学生课堂的宽度与深度;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同做幸福的长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