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 名师风采>>正文
李志新

个人信息

姓   名

李志新

出生年月

1972.11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所在学院

农学院

授予单位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

民    族

汉族

最后学历(学位)

博士

电子信箱

lizhixin09@163.com

教学情况简介

近五年主讲课程,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得教学奖励及教学成果奖等

一、近五年主讲课程:

1.理论课:普通遗传学(双语)、作物育种学、分子育种学

2.实验实践课:农学实验(水稻育种部分)、指导实习生3-5名

二、主持和参与教研项目:

1.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主持,校级 2013-2015

2. 农学“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参与,省级 2011-2015

3.农学专业核心课实验整合优化的研究,参与,校级 2012-2014

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1.《作物育种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013年

2.《普通遗传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及建设,主讲教师之一,四、至今获得教学奖励及教学成果奖:

1.农学国家特农学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一目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长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2014年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4. 2016年获长江大学“任大龙奖教金”

5. 指导2篇省优学士学位论文。

科研情况简介

近五年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科研奖励等

一、研究论文

(一)、教研论文及教材

1.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探讨,第一作者,高等农业教育(全国中文核心),2014.03

2. 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育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第一作者,教育教学论坛,2016.08

3.《作物学实验》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03

4.《农学实验与实习指导》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06

(二)、主要科研论文(第一或通讯)

1. Two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grain yield and plant height on chromosome 3 are tightly linked in coupling phase in rice,Mol. Breeding/ SCI,2015.07

2.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multiparent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of rice population. Res. on Crops /SCI,2014.02

3. 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作物学报/权威,2014.10

4. γ射线辐射“9311”水稻突变体的筛选,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核心,2015.05

5. 水稻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衰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初步研究,杂交水稻/核心,2016.03

二、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控制水稻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多效性QTL qGph3的克隆和功能解析(313712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2014-2017

2.水稻MAGIC群体构建与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研究,(20130300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项目主持,2013-2017

3.控制水稻株高和产量的多效性QTL Gh3的精细定位与克隆,(Q20121212),湖北省教育厅,主持,2012-2014

4.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突变体的创制及其品质研究(30930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2010-2013

5.水稻遗传多样性种质材料创新技术研究几应用,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参与,2014-2018

三、获得科研奖励

(一)成果及获奖

1.鄂荆CI8水稻新品种保护,农业部,2013.07,

2.荆优6510(品种审定),湖北省科技厅,2012.09

3.荆两优233(品种审定),湖北省科技厅,2015.02

4. 两优27(品种审定),湖北省科技厅,2015.02

5.两湖平原超级杂交稻均衡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

6.优质杂交早稻两优6号的选育,荆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12

(二)专利

1.一种水稻制种的恒温杀雄装置,发明专利,2016.08

2.一种测量水稻土耕作层深度的标尺,实用新型专利,2011.07

育人心得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农学学科的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所授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高授课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